传统的ERP系统从功能上看,有财务管理、销售管理、产品计划管理、采购库存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宏观/微观)、生产作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从系统体系结构上看,ERP系统包括了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对象模型、处理模块、管理模块、工作流模块、通信模块和安全模块等。
无论是模块之间的互通、互操作,还是应用构件的搭建与跨环境(网络、数据库等)的部署和管理,都需要基础层次的支撑,其中的基础支撑环境需求之就是中间件。从技术上看,中间件可以为ERP系统提供以下好处:
可靠性:提供个坚固的系统运行环境,具有强大的故障恢复能力、系统重新启动和恢复能力、数据可靠传输能力等。
可扩展性:提供动态部署能力,涉及交易方式、应用程序配置、对象服务嵌入等。
可管理性:系统要实现有效的管理,管理内容包括应用服务器、操作系统进程和线程、数据库连接,以及网络会话等。
应用安全性:包括较终用户身份认证、节点连接的安全认证、应用程序的安全认证、管理界面的访问权限控制、数据加密/解密功能、安全事件报警等。
另外,中间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为ERP系统提供帮助:
语义的通用标准:由于ERP厂商都有各自的接口API,对象的属性、类别、关系等缺乏通用标准,不同厂商的ERP应用不能互操作,服务对象不能即插即用。而中间件作为ERP的底层设施,可以屏蔽不同厂商ERP系统在API上的差异,为上层的ERP应用提供统的接口。
处理操作的透明性:ERP系统的服务对象的操作接口通常没有与对象实体分离。对同个服务对象的不同操作,必须在了解对象内部代码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处理操作的透明性不够。
工作流与服务对象的静态绑定:工作流指个业务操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由于企业业务流程的变化,ERP系统不得不重新对服务对象进行编译,其中大量工作是重复劳动,增加了ERP系统实施的难度。
基于消息的应用集成机制:ERP系统在面对企业应用集成需求时,中间件可以在服务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远程进程按需启动管理、数据可靠传输和异步通信机制方面,为ERP系统提供基础服务设施。
服务对象管理:服务对象状态管理、分布对象处理管理等,也是中间件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