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的起源是物料需求计划,稍微了解ERP历史的人都知道,也就是MRP。当时为什么要开发MRP系统呢?主要是由于手工处理能力有限,导致很难制订好物料计划,使得企业存在严重的库存积压和生产缺料。
MRP系统经过段时间的发展成熟之后,又集成了资金的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加入了往来账管理和成本管理,实现方法就是在记录物流业务的同时,在预先设置的账户上自动记录对应的资金变化状况,这样就使得企业在管理好物料的同时,还可以管理好每笔往来账,每笔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这个阶段就称之为制造资源计划,也就是MRPII。
MRPⅡ应用段时间之后,在MRPⅡ的基础上,又集成了大量的其它企业管理功能,开始发展到了ERP时代。
ERP系统的功能是强大了,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正因为ERP功能的纷繁复杂,导致眼花缭乱,人们对ERP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反倒迷失了,甚至有舍本逐末之感。较明显的表现就是很多制造企业在上了ERP之后,ERP的核心部分MRP却没有用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
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很多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工作还处于初阶段,员工信息化素质不高之外,核心目标的缺失也是个主要原因。如果没有核心目标,或者核心目标不明确,就容易在行进过程中迷失方向。现在很多企业在做管理信息化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个观点,那就是企业的哪块管理较弱,就先通过ERP来解决这较弱的块,比如企业的销售系统很庞大,就想先通过ERP来优化销售管理,有些企业供应商比较多导致采购管理比较弱,就想先通过ERP来强化采购管理,有些企业生产管理比较复杂,就想先通过ERP做好生产管理,还有企业说想通过ERP来做好绩效管理,甚至有些企业理由更简单,想生成报表的时候速度快点……
这些想法都没有错,但这些能成为我们实施ERP的核心目标吗?
很多企业上了ERP软件之后,之所以感觉效率是部分提高了,但是却没有看到多少效益,具体表现就是库存水平没有降低多少,生产缺料次数也没有减少多少,原因何在?这跟我们实施ERP的初始目标有很大的关系,没有奔着目标走却想得到这个目标当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企业实施ERP的核心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把物管好、把财理好。可以进步分解成三个核心目标。
第、物料管理。重点是通过ERP来降低库存和减少缺料。试想如果ERP能帮企业做到这两点,那么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呢?
第二、往来账管理。重点是通过ERP来管理好企业的每笔往来账。如果ERP能帮助把企业的往来账做到目了然,想要的各种财务报表、对账单能随时打印出来,那么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呢?
第三、成本管理。重点是通过ERP来管理好企业的每笔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如果能通过ERP来做好这件事情,又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呢?
如果我们实施ERP管理系统是奔着这三个核心目标,而不是盯着些局部的目标,那么在ERP项目过程中,就会有不样的做事态度,不样的思考格局。
同时有了这三个单、明确并且统全局的目标,在工作中我们就可以经常问自己,“这样做有利于优化物料管理、往来账管理和成本管理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通过ERP来把物管的更好、把财理的更好?”……
尤其重要的是,这三个核心目标实现了,其它目标的实现就是水到渠成。大家想想看,如果物料管理不好,往来账管理不好,那么能把采购管理工作做好吗?所以盯着核心目标并且促使核心目标实现,其它目标就都会实现,如果只是围着局部目标转圈,不但局部目标实现不了,核心目标就更实现不了,因为企业是个有机的整体,ERP软件是套高度集成的系统,做任何事情都是牵发而动全身,企图通过局部的改善来奢求全局的较大利益无异于掩耳盗铃。
还有人说,实施ERP要与企业的经营战略挂起钩来。但业内还有种见解是,ERP项目应该是游离于经营战略之外的,因为不管企业实施什么样的经营战略,只要还要采购原材料,还要生产产品,还要管理往来账,还要管理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那么就必须要通过ERP来管理。ERP项目与经营战略的关系,用简单句话就可以来概括:把ERP实施好用好可以使得企业经营战略更好的实现!
那么,实施ERP究竟是否需要考虑企业战略?笔者认为可以兼顾考虑,但兼顾的同时要在抓住ERP本质的基础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对于ERP的使命而言,如何通过ERP来管理好企业的每个物料,管理好企业的每笔往来账,管理好企业的每笔成本,这才是较核心的问题。所以,在实施和运用ERP的时候,企业不妨回到MRPII时代,让ERP应用回归正统,真正从制造资源计划的角度出发重实效、重结果,也许能取得更好的实施和应用效果!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