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系统提升企业供应链能力

    供应链是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也就是对这三条流的有效管理,使其互为助力,进而提升供应链绩效。现代供应链由于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促使供应链结构和关系也随之变化,供应链过程中的物流结构更趋复杂,信息流内容也随之越来越复杂,这都使得企业对供应链的管理成为迫切需求。
    而当前的信息技术能力,也使供应链管理成为可能。现代供应链管理很重要的环,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供应链信息流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进而组织引导物流和资金流的运转,使供应链过程流程化和标准化。同时不断优化和改进供应链整体结构,使其进步契合企业当期业务现状。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的信息化系统,即是提供企业进行物流和信息流组织管理的工具和平台。
    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可以逐步提升企业供应链能力
    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特别是其中的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应该与企业当前的供应链能力相适应。博科SCM供应链信息化专家认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根据企业供应链能力的发展,可以分几个层次逐步进行。
    先,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建设
    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是以ERP为代表,包括MRP生产计划、MES制造执行控制等业务系统。这些系统管理企业内部的生产计划,同时将为外部供应链提供数据基础和业务协同基础。
    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正如建设高楼大厦的第步,是建立牢固的地基。没有这些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企业是难以实现供应链管理的,而只能在供应链中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很多时候,供应链对这类企业更多的是负担而非助力。所以,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设,先应该从企业内部信息化的建设与完善开始。
    第二,企业供应链集成
    供应链是企业与业务伙伴的集合,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必须把企业和众多的业务伙伴连接在起。正如EAI把企业的多个应用系统集成在起,供应链集成帮助企业实现与业务伙伴的系统集成,为供应链业务的有效执行提供通道。目前,实现企业间业务系统集成的成熟可靠方案就是EDI连接。EDI技术由底层的安全传输协议、使用标准数据格式进行业务数据组织的报文、通过多个EDI报文交互过程构成的业务流程三个方面组成,为企业提供供应链业务数据、基础业务流程的集成。EDI技术通过安全、高效、自动化、接近实时的报文传输,为供应链业务自动化提供了数据高速公路。
    第三,企业供应链协同系统
    供需协同与制造协同已成为当前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企业间有效的业务协同,可以显著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而更进步的设计协同也正在快速发展中。传统基于邮件+电话的协同方式,严重依赖于特定人员之间的联系,因为效率差,跟踪困难,难以流程化等原因,已经不适合当前供应链协同的要求。因此,有效的供应链管理需要企业构建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与业务伙伴间的协同。
    常用的业务协同系统包括基于订单协同、物流协同的供需协同系统,基于JIS的制造协同系统,基于项目管理的设计协同系统。供应链协同系统要求供应链企业间高效的响应,需要基于EDI的数据集成和基于Web的协同平台这两层架构起支撑,缺少任层面的支持,会大影响协同效果。
    第四,企业供应链可视化系统
    供应链是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供应链的日常管理就是异常监控和处理,可视化系统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及时发现供应链过程中的异常,并介入处理。
同时,通过可视化系统,企业可以发现供应链流程中的瓶颈所在,进而进行流程再造,调整供应链结构,实现供应链的优化。供应链可视化系统可以针对业务执行层面,风险管控层面,流程优化层面,但其依赖于供应链业务过程中产生的业务数据的支撑,是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发展到定阶段时,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跟踪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