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其中,运输和储存子系统是物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国际物流通过商品的储存和运输,实现其自身的时间和空间效益,满足国际贸易活动和跨国公司经营的要求。
1、仓储子系统
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中的商品从生产厂或供应部门被集中运送到装运港口,有时须临时存放段时间,再装运出口,它主要是在各国的保税区和保税仓库进行的。保税制度是对特定的进口货物,在进境后,尚未确定内销或复出的较终去向前,暂缓缴纳进口税,并由海关监管的种制度。保税仓库是经海关批准专门用于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库。它必须具备专门储存、堆放货物的安全设施和健全的仓库管理制度。
在物流技术中,条码技术提供了对物品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它与自动识别技术、POS 系统、EDI 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可以随时了解有关产品在供应链上的位置,为商品监管、储藏、搬运提供了便利。
2、运输子系统
物流管理系统依靠运输作业克服商品生产地和需要地点的空间距离,造了商品的空间效益。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它具有路线长、环节多、涉及面广、手续繁杂、风险性大、时间性强等特点。在电子商务时代,要提供较佳的服务,运输子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系统,使商品在几乎不停留的情况下快速流动、直达目的地。
运输子系统下使用的是GIS技术,GIS 是以物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的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的计算机技术系统。GIS 可以比较直观地显示销售情况、运输路线等,从而使国际物流运输更加高效。
3、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功能是采集、处理和传递国际物流和商流的信息情报。国际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出口单证的作业过程、支付方式信息、客户资料信息、市场行情信息和供求信息等。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交换频繁;传递量大,时间性强;环节多、点多、线长。所以,要建立技术先进的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国际贸易中EDI的发展是个重要趋势,我们应该在国际物流中加强推广EDI的应用,建设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高速公路。
EDI 是种信息管理或处理的有效手段。EDI 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及通信网络资源,提高贸易伙伴间通信的效益,降低成本。它按照统规定的标准格式,将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各方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消除了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能高效率的传输发票和订单,提高了商流和物流的速度。
4、商品检验子系统
由于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商品检验成为国际物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通过商品检验,确定交货品质、数量和包装条件是否符合合同规定。而今,无纸化贸易已经在海关贸易许可管理、通关、商品检验等域广泛运用,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商检效率。
射频技术适用于商品加工检验中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交换的场合。通过射频技术把这些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管理系统,从而得到产品清单、发运标签、产品代码和数量等,方便了商品调运与管理。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