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RP选型过程中的中期实施阶段是信息化ERP软件产品选型中的关键阶段,要通过资格审查及标书评定、ERP方案演示及流程模拟、ERP厂商和典型用户考察、ERP信息集成方案确定等多个环节,对ERP信息化产品提供商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总体原则是先技术、后商务。
进行标书评定,剔除无效标书
第轮,选型委员会将通过公开招标或邀标等方式,邀请ERP信息化软件供应商投标。投标书中明确规定投标方应严格按照招标书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撰写。e-works在协助企业评标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不按照招标要求撰写标书,只介绍产品的功能,不解答标书中规定的问题,甚至拿来的只是以往投标书的翻版。所以投标委员会在收集到投标文件后,应先对投标书进行内容审查,查看标书撰写是否规范,分析投标书内容是否针对标书中企业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进行全面、明确的回答,并对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分析厂商的重视程度。经过分析、比较,选型委员会将剔除无效或不满足要求的标书。
通过考题和ERP流程模拟,分析ERP产品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轮,ERP选型委员会将通过方案讲解演示、流程模拟和做考题等多种形式考察厂商的产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做流程模拟和做考题是种非常好的做法,也就是企业根据自身信息化需求的重点及流程,要求备选厂商按照企业事先提供的基础数据,进行现场演示和流程模拟,这样做既可以使企业变被动为主动,紧紧把握重点需求,又可以使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备选厂商的软件产品的功能、模块间集成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分析、比较,选型委员会将剔除明显不能满足需求的厂商。
充分评价供应商的项目实施和服务能力,考察典型用户的应用情况
第三轮,ERP选型委员会将对剩下的备选厂商和典型用户进行考察。大型ERP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施顾问、尤其是项目经理的能力和实施经验非常关键,但由于高人才缺乏,使得“高顾问打单、初顾问实施” 的现状在软件厂商中普遍存在。因此,企业应重点考虑备选ERP厂商的行业背景、人才现状和本地化服务能力,包括ERP服务网点设置、本地服务的技术力量和水平、响应时间、ERP二次开发能力等因素,保证项目后期可以得到及时的服务。由于ERP系统厂商般在典型用户中都有“关系户”,所以在考察典型用户之前,选型委员会将对考察的内容进行仔细策划,在现场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有目的地要求企业的信息主管介绍相关情况。考察的重点是成熟用户的集成应用情况。
结合企业ERP信息化整体规划,考虑当前和未来系统间的集成方案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化项目越来越复杂,采用的ERP信息系统也越来越多,而各系统的集成问题成为目前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因此e-works在帮助企业选型的过程中,要求备选厂商提供与企业已经或将应用的软件产品的信息集成方案。
完成以上步骤后,ERP选型委员会将召开内部会议,依据评分表对候选厂商进行评分,较终选择两至三家符合条件的ERP软件厂商进入合同谈判。
关键标签:
ERP,ERP软件,ERP系统,ERP系统软件,ERP管理系统,ERP管理软件,电商ERP,电商ERP系统,电子商务ERP系统,WMS仓库管理软件,wms仓储管理系统,MES生产管理软件,ERP生产管理系统,ERP企业管理软件,ERP系统二次开发,ERP软件开发,ERP软件实施,ERP解决方案,集团财务软件,集团财务管控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物流软件,TMS运输管理系统,物流供应链软件,电商管理平台,scm供应链系统,scm系统,SCM软件,SCM
免责声明:
本文主要基于学习ERP知识、研究ERP应用及普及传播企业信息化管理为目的,部分观点来源于互联网。故此声明:凡本文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资料版权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若本文所选内容的版权所有人认为其作品不宜在此传播浏览的,请及时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站将即行给予删除。联系QQ:1226585416,电话:021-60190179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