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型财务模式是从传统的财务核算中脱胎而出,完全冲破了传统财务会计条条框框的束缚,是在广泛吸收现代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现代数学和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种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是通过预测、决策、计划、预报等环节提供有关未来信息的会计。它的主要职能是计划、考核、控制、决策。那么管理型财务应该在企业中发挥哪些作用呢?
先,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合理分配资源,协调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关系。
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涵盖了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包括预算体系建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分析、企业绩效管理的完整应用等方面。是企业实现资源较优配置和价值较大化的种管理方法。
企业通过制定预算,较合理地分配现有的和有把握取得的所有资源,在未来时期进行综合平衡,全面安排,并协调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业务关系。抓好预算管理工作要从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形式为主,以全员参与为保障,以财务预算为核心对未来进行精确规划,从而促进财务管理的规范和基础工作的不断完善,形成严密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各项工作有计划,支出有预算,控制有目标,内部管理更加精细和完善。从定程度上说,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第二,进行精准及时核算,为决策层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和决策依据。
所谓决策,就是针对某个特定问题,确定个较合理、较有效的解决方法。决策是现代企业导人较重要、较根本的职责,这个职责是任何企业导人都不可回避、也不能逃避的。在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企业规模比较小的情况下,企业的决策般由企业导人凭自己的经验判断来做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凭经验办事,而必须利用大量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找到比较好的办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决策。在信息技术时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会计信息的精准及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各类信息资料不必等到会计期间结束后的多少个工作日内才能反映和提供,尤其是随着财务业务体化的推行,能即时掌握各类经营和财务信息,为作出各种经营管理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进行全面有效控制,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财务管控成效。
所谓控制,就是采取种种有效的措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既定的决策和预算进行,以保证实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控制并不意味着对各项生产经营业务的直接干预,而主要是准确测定各项生产经营业务的实绩和效果,掌握实绩效果与预算或有关指标之间的差异,客观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由企业导人或有关部门的主管人员将各自“可控制”的部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控制。
控制要点:是着重于对各项资产运行状况进行控制。财务部门要联合各个资产实物管理部分对资产运行地点和价值转移等方面进行监控,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时效性。二是着重于对资产的耗费进行控制,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既要控制资产的有形损耗,又要控制资产的无形损耗;既要降低资产价值的构成成本,又要降低资产的管理成本;既要降低资产的运行成本又要降低资产的使用成本。三是着重于对资金监管的控制,在财务收支上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合理安排资金调度,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控制措施:是将开展成本费用控制与对标工作结合起来,突出加强对可控费用的分析管理工作,通过制定单项成本费用标准,改善业务流程,达到成本费用的量化管理。二是通过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促进管理成效的实现。企业制定各项内控制度,提出各种经营目标和管理要求,从而达到提高执行力的目的。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财务管理的管理目标、内容、方式乃至整个财务管理机制都在随之发生着改变。而企业要生存并可持续发展,必须思考未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具体到财务管理层面,就是要根据新的财务管理要求探索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发展与新。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