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财务管理模式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势在必行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在定的战略目标指导下,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实施有计划、协调运作的各项财务管理活动,是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评价,是监督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有效工具,更是企业进行预测、决策,实施战略管理的基础和依据。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局限于对各项活动的事后反映,是以记账、算账、报账为主的核算型财务模式,不能跟上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不能科学、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财务的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因此,现代财务管理职能已逐渐从传统的信息处理和提供转向信息的分析使用和帮助参与决策、以及从事后算账转向事前的预测、事中的控制等。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先,财务管理职能重心的转变是经济形势和改革发展的需要。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外部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使得企业的管理层对管理型会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管理层也对财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充当‘账房先生’,企业更希望财务部门能够在企业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很多企业遭受重,也使得很多企业管理层开始反思企业的财务架构。企业开始考虑在财务管理的层面该如何增收节支、平衡现金流以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通过提升成本费用控制水平,加强成本费用考核来增强成本竞争力;如何依靠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和强化预算硬约束机制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等等。

    其次,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会计软件的发展,使得会计职能重心向管理转移。手工条件下,广大会计人员被繁杂的手工核算工作所包围,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管理。会计电算化以后,个人可以胜任多人工作,会计人员只须完成凭证录入后,报表及账务自动生成,还可以随时查看成本费用实际发生情况,反映计划与实际的差额及计划完成率等,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也大大提高,会计人员的精力也由核算转移到管理分析上来。大部分企业随着财务软件的逐步升和加深,已经开始立足会计核算软件与财务业务体化管理,逐步向全面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合并报表等管理型会计软件域探索和推行。

    第三,财务部门在企业的管理职能在变化。企业要规范,管理是关键;管理要到位,财务是核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追求经济效益较大化是企业的重心,由此对反映经济效益的成本、资金偿债能力、盈利水平等指标的管理分析就更加重视。这种情况下,企业高层更希望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能够有所扩展和延伸,而如果财务部门还是像以往样,只知道机械的进行记账报账等核算,不能通过财务分析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不能通过财务管控来规避风险和正确参谋,从而影响到导的决策,出现盲目投资经营现象,甚至负债亏等严重后果,这样的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肯定是不会让企业满意的。

    较后,向管理型会计转型也是财务人员实现自身价值的更高要求。曾经有个企业老总开玩笑说他们公司的财务人员应该去向税务或银行部门薪水,因为他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是面向银行税务这些部门而非企业自身。其实这也是从另外种角度对核算型会计人员工作职能的种腹诽。所以说,财务人员要想进步提升自己的价值,特别是想增加自身对于企业本身的贡献和分量,必须向管理会计转型。

    当然,在财务管理职能转变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应注意到几个问题,比如思想观念要转变过来。在财务管理职能重心转变过程中,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压力,管理者的家长制仍然存在,财务人员还有着传统的思维习惯,对于单位把手几乎言听计从,为了自己的饭碗不敢或不愿向导提出意见和建议,更不要说参与决策了。企业导虽然理应统揽大局,但因其对财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了解毕竟有限,有时会影响到决策的正确性。同样,企业的导如果认识不到财务管理职能的重要性,也就不会让财务人员参与管理,参与经营决策,这种状况必然也会挫伤财务人员的积性,阻碍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总之,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财务人员都应该转变观念,才能使财务管理职能得到有效发挥。

    另外,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要进步提高。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为了获取较大的利润空间,需要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扩大企业盈利。财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既要懂得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懂得管理,还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甚至,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会计人员还要懂得国际上通行的财务、审计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加快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