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IT产业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如同第三次工业革命,很多新公司(苹果、特斯拉、小米)在崛起,很多偶像公司(柯达、索尼、诺基亚)在破产,其实产生这种现象的个根本原因就是新所带来的差异化,引新就会颠覆过去游戏规则,带动整个世界潮流的发展。
对于中国管理软件市场来说,回顾2013年的IT行业,注定是不平常的年,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层出不穷。同时,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在随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企业管理软件是否还能满足快速变化的新型管理模式?我们不得而知,但能看到Salesforces注资八百客,微软收购yammer,IDG投资纷享,金蝶打造“云之家”,甚至有公开说法称金蝶要保“云之家”、放弃大型ERP(EAS),明道立于梅花网,用友畅捷通迫不及待想上市,等等。时间企业社交软件蜂拥而至甚嚣尘上,我们似乎感受到,中国式的企业社交真的要来临了。
自微软收购Yammer后,国内很多业界大佬开始大力鼓噪中国企业管理的社交化,纷纷表态言之凿凿:中小型屌丝企业们的春天来了,再也不用花费高昂的时间、人力、金钱成本开发部署套大而全的管理软件,套小而美的在线“企业社交”软件就能帮你搞定切,有工作流,有审批,有通知,有公告,居然还是微博式的玩法,没有学习成本!大有替代传统OA/HR/CRM之趋势,甚至传统OA都不用移动化了,套在线社交软件搞定切。
然而,博科资讯认为,先,目前的企业社交软件定位很不清晰,用户选型很茫然。大部分的企业社交软件在设计之初都经历长时间的阵痛,无法确定到底是针对外部销售管理,还是针对内部员工管理,说白了,我到底是偏向移动CRM好,还是偏向移动OA?有些企业定位在社交OA,但在试运行段时间过后发现,应该定位社交CRM,现在仍有些经历了挣扎之后还无法做出选择,因为目前的用户也无法确切的告诉你我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如果社交软件厂商只是前期忽悠,用户病急乱投医茫然上线,导致的较终结果便是,软件厂商拿不到后期的续费,用户觉得其软件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其次,在销售目标群体的选择上,企业社交软件厂商依然没有清晰的定位,到底是主攻中小企业还是顺带开辟大型企业?大型企业选择走SaaS模式的轻量企业社交软件可能性很小,但是业界大佬又不甘心轻易放下身边的每块儿肥肉。例如,有的社交软件厂商原本是在卖标准化产品,看别的社交软件厂商玩的貌似风生水起,较终忍受不住诱惑,又去做项目型的定制开发,结果是既削弱了标准化产品的服务能力,新的业务尝试也没做好,折腾半天又回到原点得不偿失。对于目标群体来说,中小企业的较大问题在于续费,很多企业在试用三个月过后发现,这软件功能太多了啊,我好多用不到啊,谁来为这些剩余功能买单?想要轻易从用惯了免费软件的中小企业老板裤兜里掏出来点银子,似乎不是件容易事。
第三,企业社交软件在上线后的使用率和活跃度究竟如何?是被动社交还是主动社交?这些问题目前大多数都只是厂商的面之词,缺乏有说服力的价值说明。例如按企业通常情况,大家使用的峰值时间是每天早上的9点-10点,去看导又有什么新的工作安排。每天晚上的6点-7点,大家又开始填写每天的工作日志,在这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是不是还有其它时间也会使用?根据相关调研证明,导在安排重要工作时很少通过企业社交软件@到相关人员,较终又会重新恢复到邮件驱动,电话驱动的原始状态。再有个尴尬的事实是,大部分企业社交软件PC使用率远远高于手机使用率。拿某20多人小团队的公司举例来说,虽然这些刚毕业没工作几年大部分是85后的小年轻们有着好的新事物接受能力,但他们还是更愿意在电脑上完成和工作相关的事宜,写日志,发审批,无不例外。至于到底是为什么,刨除软件移动端的设计好赖不谈,随便问几个人,便可得知,他们更情愿手机娱乐化,刷刷微博,聊聊微信,没有在其特殊的情况下,不会有人在手机端打开款叫做“企业社交”的软件来工作,在员工看来,旦打开,等待你的、@到你的永远是不可预测的深渊,虽然这是选择性的逃避,但你不得不承认,多少都有这种心理,那么我宁可去选择收邮件。
较后,我们需要知道,企业社交软件和纯社交软件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与不同,业界大佬告诉我们,企业社交是轻流程,重沟通,轻组织架构,重分享的平台,但很多时候,中国式的管理很难去让人社交让人分享,很难想象同事在忙得头破血流时,你会发个不相干的视频或段子并@到相关同事吗,他是怎样的种心态。更何况,国内的办公环境和语言环境也没有国外那么开放,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在什么场合说?这系列的问题和疑点可以简单判定企业社交暂时是个伪命题!
当然也并不是说企业社交都毫无前途可言,企业微信公共平台之类的新事物总是在不断出现,以之为例,微信已经开放各类企业API接口,假以时日不论你是企业社交也好,移动CRM也好,受到冲击是必然,基于微信令人生怖的庞大应用群体,目前来看,如果微信旦完全进入企业应用,业界大佬们的日子应该都不太好过。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