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化的势不可挡从消费进入到企业让业内看到了新的蓝海。但这片新域无论是业内厂商还是企业想要进入对其中的核心技术需具备定了解。其中,EMM(enterprise mobile management企业移动管理)被Gartner选为未来两年的十大移动技术之。
企业移动管理(EMM)这个词解释移动管理、安全和技术支持等技术未来的演进和融合。企业移动管理包括移动设备管理、移动应用管理、包装和集装箱化以及企业文件同步化和共享的些因素。这些工具将成熟,应用范围扩大并且较终解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PC上所有流行的操作系统的移动管理需求。
企业移动信息化相比传统互联网,在用户需求、业务模式、商务模式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业务关联性强、信息较闭塞。这直接导致了企业移动信息化的发展比较依赖业务厂家的推动,国内无代码移动管理开发平台的博科资讯分析认为,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企业移动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07-2012,设备驱动管理阶段。MDM可交付库存管理,设备状态监测,和桌面帮助支持。在设备层有丰富的安全策略例如预防为认证者访问设备和数据、网络数据传输控制,特别是公网与企业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基础的安全功能例如强制密码认证,远程锁定,远程擦除等。这个时期移动设备管理及移动安全管理厂商在该域内占主导地位。该时期的管理重点是设备,不是应用,也不是数据。在某些情况下,安全厂商和设备管理厂商会合作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2011-2012,应用管理和沙箱机制出现。MDM厂商提供针对大批量已部署的应用的集中管理、空中升技术、以及证书支持。mam厂商也进入了移动管理域,专注于企业应用超市机器对应用的管理、添加、配置、升、删除等操作。mam厂商没有提供更多的设备管理相关的功能,但是MDM厂商则尝试提供应用管理类的产品。该时期移动管理行业的重点转向了如何保证企业员工安全地使用企业数据和企业应用。虚拟化厂商和mam厂商提供的安全解决方案是建立在沙箱、容器的模式上,隔离管理企业的数据,不用关心员工使用的是否是个人设备。随着移动应用管理提供商对EMM管理重要性的理解,市场上的合作或收购动作也在加速,以便向企业提供完整的EMM解决方案。
站在企业的角度看,在这个阶段,企业在移动信息化思路上略有转变,基本能接受产品/服务厂家提供的产品或方案,但是该阶段的明显特征是企业整体战略中还未有移动信息化的完整规划,所以在这个阶段企业会接受移动应用的实施,但是鲜有利用率很高的移动应用。
2013-2016,EMM将继续基于以往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但是专注于提供与内容相关的管理属性,例如位置、角色、时间、以及内容的类型等。安全策略将覆盖应用程序的每个环节。企业会根据管理现有移动业务的需求,根据功能来选择EMM,有些企业是因为跨平台的应用而选择,而些企业则是为了监控各种应用而选择。无线局域网提供商也进入这个市场,将网络内容链接到应用管理中。MDM/mam产品提供商与无线技术厂商之间产生了合作关系。市场将进步统,系统管理也进步简化。EMM市场将转向员工相互交流和跨平台应用管理。
对于企业而言,这个阶段企业移动信息化的市场转变到了客户市场,不再以产品/服务厂家为主导。企业基本开始制定在移动信息化域的移动业务的规划。企业需要的是产品/服务厂家提供应用业务咨询及服务,所以,这个阶段较大的特征则是实施的移动业务利用率很高,甚至会对移动化产品的性能和效率提出挑战。预计这个阶段将持续很长时间,至少会延伸至2016年。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