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管理软件将进入“无代码编程时代”

  来源:《北京商报》

    博科资讯董事长沈国康认为,软件生产方式已经出现了两次变革,第阶段是个人生产/作坊式生产时代,出现很多程序员英雄,比如比尔•盖茨式;第二阶段是“软件工厂”时代,出现动辄数万工程师的软件企业,比如微软等。“但现在,软件的开发已经实现无代码化,颠覆现有依靠手工写代码的模式。”
  让沈国康有底气说出上述论断的原因在于博科资讯近年耐心经营的“Yigo管理软件CAD平台”(以下简称“Yigo平台”)。企业客户可以将其管理需求、管理逻辑描述出来,描述完全通过图形而非word文档;描述完成之后,将生成套描述文件,被称为“蓝模文件”,完全是图形化的。如果发现管理流程有问题,或者业务模块缺失,可以即时修改。
  蓝模文件定型之后,Yigo平台对蓝模文件进行加载解析,生成较终的可执行管理软件系统。事实上,整个生成过程只需要几秒钟。
  过去的做法则是软件开发公司咨询团队入驻、调研分析、业务部署、软件开发、测试、实施、上线,短则数月,长则数年。
  曾有厦门当地位服装企业倒苦水称,某跨国公司咨询师入驻企业年,软件还没有立项开发,就已经耗去了100万元。但在人力手写代码的模式下,套企业管理软件的开发十分复杂。
  依靠人力的产能落后的代码编程模式甚至牵连整个行业的不景气。用友今年季度亏损6361万元。金蝶的表现更为糟糕,2012年营收20.2亿元,同比下降12.7%。净利润亏损1.4亿元,利润下降超过200%。
  沈国康认为,Yigo平台灵活度则高了很多,整个管理软件价格不及原来的1/10,甚至1%,原因是压缩了企业咨询、调研分析、软件开发、测试、实施等环节。“管理软件开发效率得到快速提升,它只需传统代码开发方式1%甚至1%。的成本,便能完成基于集团架构全面管控的全程供应链ERP巨型系统。”
  “让软件回归设计与新,既解放了企业,也解放了软件公司,企业与软件公司之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沟通业务流程、业务新等,而不是将太多的精力用于软件编程、软件测试等‘码农工作’。”沈国康进步解释称,在新的技术条件下,软件生产真正“软件设计”,软件蓝变成了软件白,软件工厂不复存在,软件生产的权力被全部交还给客户。
  这种按照企业用户的需求让软件变得可生长的效率效应深得客户好感。据介绍,博科目前客户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航油、三重工、中国银行等,去年营收约3.5亿元,预计2013年将实现5亿元收入。
  “3D打印很火,那是硬件层面的,而我们的产品类似于软件域的‘3D打印’”,沈国康介绍, 沈国康认为,在外界看来,中国的软件行业貌似正在走向营收净利下滑的下坡路,但实际上,未来互联网和移动趋势带给软件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可观。
  “在大型企业客户域,我们的对手是SAP”,沈国康透露,博科下个目标为电子商务无代码化,将Yigo推至电子商务域。“电子商务系统与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分割问题,将来仍旧属于技术鸿沟,但如果使用通用的Yigo产品,企业内部管理便形成个整合系统,兼容性与简便性会大大提升。”
  而对于软件开发无代码编程,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甚至这样评价:“这是软件行业的次革命。”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