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作为供应链集成化运作,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各自为政和条块分割的库存管理状况,是种在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合作性库存控制策略。
联合库存管理(JMI)
联合库存(Joint Managed Inventory,JMI)是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办法,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同步化程度的种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不同于VMI集成化运作的决策代理模式。它强调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相互协调。保持供应链相邻节点间的需求预期保持致,从而削弱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对供应链库存的影响。JMI的具体策略如下:
第,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
供需双方应从合作的精神出发,建立供需协调管理的机制,明确各自的目标和责任。建立合作沟通的渠道,为供应链的联合库存管理提供有效的机制。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共同合作目标。供需双方必须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为此,要理解供需双方在市场目标中的共同之处和冲突点。通过协商形成共同的目标,如用户满意度、利润的共同增长和风险的减少等。
2,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方法,联合库存管理中心担负着协调供需双方利益的角色,起协调控制器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库存优化的方法进行明确确定。包括库存如何在多个需求商之间调节与分配.库存的较大量和较低库存水平、安全库存的确定,需求的预测等。
3,建立种信息沟通的渠道或系统信息共享。为提高整个供应链需求信息的致性和稳定性,减少由于多重预测导致的需求信息扭曲,应增加供应链各方对需求信息获得的及时性和透明性。为此应建立种信息沟通的渠道或系统.以保证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的畅通和准确性。要将条码技术、扫描技术、POS系统和EDI集成起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供需双方之间建立个畅通的信息沟通桥梁和联系纽带。
4,建立利益的分配、激励机制。要有效运行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必须建立种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并对参与协调库存管理中心的各个企业(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或批发商)进行有效的激励,防止机会主义行为。增加协作性和协调性。
第二,充分发挥MRPII和DRP两种资源计划系统的作用
为了发挥联合库存管理的作用。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中应充分利用目前比较成熟的两种资源管理系统:MRPII和DRP。原材料库存协调管理中心应采用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II。而在产品联合库存协调管理中心则应采用物资资源配送计划DRP。这样在供应链系统中把两种资源计划系统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三,建立快速响应系统
快速响应系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供应链管理中被认为是种有效的管理策略,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阶段为商品条码化,通过对商品的标准化识别处理加快订单的传输速度:第二阶段是内部业务处理的自动化.采用自动补库与EDI数据交换系统提高业务自动化水平:第三阶段是采用更有效的企业间的合作,消除供应链组织之间的障碍,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如通过供需双方合作。确定库存水平和销售策略等。
目前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快速响应系统应用已到达第三阶段.通过联合计划、预测与补货等策略进行有效的用户需求反应。据相关调查分析认为,实施快速响应系统后供应链效率大有提高:缺货大大减少,通过供应商与零售商的联合协作保证24小时供货;库存周转速度提高1.2倍;通过敏捷制造技术。企业产品中有20%~30%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而制造的。快速响应系统需要供需双方的密切合作.协调库存管理中心的建立为快速响应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造了有利的条件。
发挥第三方物流系统的作用
第三方物流系统是供应链集成的种技术手段。它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如产品运输、订单选择、库存管理等。第三方物流系统通过协调企业之间的物流运输和提供后勤服务,把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来承担,特别是些特殊的物流运输服务。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如产品运输和库存水平等,在供应商和客户之间起到了联系的桥梁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供应链必须是小批量采购、小批量运输,这就提高了货物的供应频率。而运输频率的增加就要增加运输费用,这时由第三方物流系统提供种集成运输模式,可使供应链的小批量库存补给变得更为经济。把库存管理的部分功能代理给第三方物流系统管理.可以使企业更加集中精力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改进服务质量,降低成本。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