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SCM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特征及应用条件

    21世纪的竞争是基于供应链的竞争,要想在竟争中获胜,就必须充分重视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SCM供应链管理正是在全球经济体化的趋势下提出并形成的种整体优化的管理模式,它摒弃了局部管理思想,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管理,实现资源在整个价值增值链上的优化配置。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开始迫切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物流域的潜力开始为人们所重视,通过降低物流成本使企业获得更多利润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正是出于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发展需要,提高整体效率、加强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的合作、简化物流过程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供应链管理成为吸引众多企业目光的焦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跨越空间范围多企业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成为可能,以互联网、卫星数据传送、远程通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打破国界和行业局限成为现实,“跨国公司、大型企业只要资金雄厚,市场定位准确就能在全世界无限制的择优选择合作者,迅速构筑供应链,并能随时更换合作对象,永远维持SCM供应链的较优化结构。”
    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应用发展的现状特征
    我国国内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应用才刚刚起步。其发展现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国内多数企业对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意识淡漠,急需要从管理理念上进行改革;我国企业具有定的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我国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间的合作时间比较长,供应链的结构比较稳定,这是供应链上企业间实施ECR,QR等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我国供应链节点企业缺乏对供应链全局的考虑。我国已构建供应链的企业虽然在管理过程中为提高管理效率曾采取许多措施,但大多是在企业内部或企业的部门内部进行,却没有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考虑;支撑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不同。条码技术和POS扫描用于提高零售企业的结算速度上,条码技术在提高整个物流运作效率上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企业由于数据采集问题没有解决,而影响到库存管理的自动化。网络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多数限于用E-mail发送电子邮件,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数据交换(EDI);VMI等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方式并未被企业采用,仍需要在企业间推广普及。
    我国企业发展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条件
    从我国企业发展供应链管理的外部及内部条件来看,我国企业发展供应链管理的仍有定的局限性。其外部条件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相关行业发展滞后。企业供应链的展开,需要物流系统、资金系统和管理咨询系统的整体配合。而我国的物流业、电子金融业和管理咨询业发展相对较迟缓,在定程度限制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如我国的物流配送业还不能满足对企业服务时间、地点、数量、包装形式和信息提供等功能方面的要求。我国的网上银行网点搜盖面不够广泛、网上安全等间题依旧存在。而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其咨询实力以及规范化管理方面还有定的欠缺。
    2,信用制度体系尚未建立健全。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用制度体系,其服务水平滞后于发展需要。我国企业与企业间信用水平低,合作力度小,更有甚者还不时有虚假和欺诈的行为,这无疑将会严重阻碍供应链的建立和发展。
    3,相关法律规范不完善。我国与供应链管理发展相适应的法律发展滞后于实际需要,如对应电子商务的法律规范还没有提出。
    从我国企业发展供应链管理的内部条件来看,也存在些不利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因素:
    1,我国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企业信息化的程度是推进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环节,它直接影响了供应链管理的开展。而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信息化的程度非常低。目前“国外90%以上的大型企业、70%的中型企业和50%的小型企业都建立了自身的因特网站,并以此为基础加大了拓展其供应链系统的力度。而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统计报告,我国83家大型制造企业拥有的计算机只达到了实际需求的67.7%,联网的计算机只达到了实际需求的54.16%,已铺设网络的业务部门只达到了实际需求的54.25%,在参加调查的大型制造企业中竟无家开展了供应链管理。”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2方面:是实力较弱的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软件信息化方面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二是实力较强的企业虽然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去发展信息化,但是却缺乏综合性的企管人才去发展信息化乃至企业供应链系统。
    2,企业缺乏对发展供应链的远见及有关措施。我国多数企业不理解供应链管理,更不了解国外现状,要实现供应链管理还需要积借鉴国外相关的管理经验,对现有部门进行更多的改造。
    3,企业缺少供应链管理人才。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对企业各方面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历史较短,对于供应链管理知识的传播不够广泛,善于进行供应链管理的人才还不多,培养也还需要定的周期和成本。
    4,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较为肤浅。网络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已比较普遍,但这种应用相当肤浅,多数企业限于用E-mail发送电子邮件或上网进行报价、发盘等,还没有通过互联网组织起自身比较固定的购销网,再者缺乏全程体化的SCM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数据交换。
    总之,由于以上企业发展供应链管理的内外部条件的限制,使企业供应链系统发展较缓慢。但我国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21世纪的竞争是基于供应链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吸纳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积改善发展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条件,应大势所趋实施较优供应链战略。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