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项目实施的三大核心计划浅析

   物料计划是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的源头
   物料计划通常是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的源头。在实际工作中,物料计划又分为两类:MRP计划和LRP计划。从现实情况来看,要实现MRP计划,确实具有定的难度。其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但是要实现LRP计划,则相对容易许多。特别是对于接单型的企业来说,博科资讯强力推荐LRP计划。
   简单的说,物料计划表示产品时候要出货。有时候又把物料计划叫做出货计划(包括成品出货和原材料出货)。其实这个计划的内容很简单。不过对于ERP系统来说,却非常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后续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都是根据物料计划来生成的。在做物料计划时,主要关注时间和数量两个参数。
   在实际工作中,做物料计划时,需要关注个内容,即插单对物料计划的影响。如用户现在已经做了个星期的物料计划。此时由于某个原因,需要在中间插入张订单。此时就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即后续的物料计划都需要进行调整。对于这种情况,该如何把握?后面的生产计划会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采购计划是考核采购人员的依据
   跟采购作业相关的,主要有采购计划、采购订单和入库单。这三种单据就构成了采购作业的核心内容。毋庸置疑,采购计划是采购作业的灵魂。对此博科资讯有如下建议。
   1、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采购计划。采购计划时采购作业的源头,直接跟采购员的业绩进行挂钩。如对采购员进行业绩考核时,要根据采购计划中到 料的日期与实际到料的日期来评价采购员的业绩。此时如果有采购员来负责采购计划的话,就相当于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以说,采购计划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编制与维护。如有些企业会设置物管部门,专门负责编制采购计划与生产计划。
   2、采购计划应该有定的灵活性。在编制计划时,需要考虑到些变化的因素。如插单情况如何调整等等。在ERP系统中,系统会根据当前的库存、提前期等参数的设置,模拟出个采购计划。然后用户需要对这个计划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有些供应商客呢国内路途比较远,或者订单数量比较多,需要对日期进行调整。
   3、采购计划将采购员与供应商联系在起。在企业中,需要对采购员的业绩和供应商进行考核,以满足日常工作管理的需要。那么对他们进行评估,以什么标准为好呢?其实采购计划就是很好的个标准。如对采购员进行考核时,可以根据采购计划中的物料到货日期来进行考核。而且可以将这个考核的结果跟采购员的工资挂钩。对供应商该如何考核呢?采购员根据采购计划生成采购单,并传真给供应商。而供应商会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与采购员协商,确认个交期。这里就有两个日期,个是采购计划上所要求的日期,二是供应商所回传的日期。这里就需要注意,对采购员与供应商进行考核时,该采用哪个日期呢?博科资讯认为,对于采购员来说,应该采用计划的日期。因为采购员需要根据计划的日期去向供应商争取,让他们在计划日期之内交货。而对于供应商来说,采用的应该是跟采购员确认的交期来进行考核。这就好像是份合同的日期,供应商应该严格执行。如果不能够按日期进行交货的话,就要受到定的处罚。
   根据生产计划来开展生产作业
   生产作业包括生产命令的下达、 仓库发料、QC检验、入库等多个环节。要将这些环节结合起来,也需要依靠生产计划。其实生产计划中不包括需要生产哪些产品,还包括需要使用哪些材料的计划。
   根据生产产品信息,相关员工可以做好前期的准备。现在不少企业都是采用流水线的操作。不过在同条流水线上可能会完成不同的产品。此时不同产品进行转换需要有定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对流水线的速度进行调整(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调快或者调慢)、调整每条流水线所配置的人数等等。这些内容在产品生产之前,就应该有很好的计划。只有如此,才能够将前期的准备时间缩短到较小。而要做到这点,就需要用到前期的生产计划信息。生产人员需要根据生产计划,来预计需要的人数以及所需要做出的调整。从这里可以看出,生产计划对于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根据生产计划确定发料计划,并根据发料计划进行追踪。在实际工作中,生产有物料追踪人员,需要追踪物料的到料情况。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计划的执行。而根据企业现有的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可以根据物料清单展开),可以产生企业生产的发料计划。此时相关人员就可以根据发料计划来追踪到料的情况。如可以在生产开始的段时间内,根据发料计划来查询原材料的到料情况。如果原材料未及时到位,计划人员能够及时了解这方面的信息,那么他们就可以采取些措施。如像采购催料,或者更改现有的生产计划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