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资讯:ERP正从“普及期”进入“替换期”

    在如今的中国市场,唯不变的就是变化。不大环境在变,企业的组织形态在变,面临的挑战也在变。随着信息技术和物流的发展,世界在迅速变“平”,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加入到全球的供应链中,发展迅猛,在短短数年间跨越多个成长阶段。
    而ERP的发展轨迹是沿着中国企业的经济发展而推进的。ERP在人们的眼中经历了从怀疑到认可。现在,ERP软件不为中国大型企业应用在生产、管理、物流等方方面面, 而且中小企业也越来越认识到了ERP的重要性。ERP更是成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器。
    快速的发展,也带来更艰巨的挑战,组织的快速壮大,产业分工日益细化,企业必须持续调整管理方式,不断加强控制体系,才能承载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和危机。作为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体系,采用能够与组织同步变化的管理软件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中国企业对于各种管理工具的采用也在加速,对于ERP管理软件等都有基本的认识。但是,随着企业加入本地和全球的供应链,原先考虑自身特定需求的系统对于产业定位的变化,分工的细化,以及新组织结构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缺乏系统的检视和全面的解决方案,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个个暗礁。
    另外,近年来屡屡爆出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给严重依赖国外IT技术装备的国内信息安全域也敲响了警钟。要保证全可靠,自主可控是必要条件,而国产化则是自主可控的前提之。要做到国产化,核心的问题就是国产化的替代能力。由海比研究编写的《大型企业信息系统的国产化路径》白皮书调查显示,以ERP为代表的国产应用管理软件系统已经成熟。从技术上,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已经不存在差距,在新技术的某些域国产厂商已经走在国外同行的前面。在系统架构上,国内厂商对本土市场更加专注,具有后发优势,更适合大型企业的定制业务开发。在新技术带来的新应用上,国产品的设计更加贴近大型企业的实际需求,落地速度快。
    对此,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客观的原因再加上巨大的需求将会引发ERP应用进入的替换高峰,中国管理软件产业正在经历第三次技术以平台化为主题变革,即:通过平台化的软件,整合管理企业在产业链中上下游的需求,形成套基于价值链体系的ERP平台。很多已经使用ERP的企业逐步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的自身“内功”的短板,转而通过替换成先的国际化管理软件来迅速提升管理水平,与国际化顺利对接。总之,随着信息安全意识的回归以及国产化软件的迅速发展,国产替代已经从设备硬件、IT服务、应用软件深入到基础软件域,软件替代产品逐步转向核心,国产软件的大时代即将到来。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