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对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标的制造企业来说, 为客户在适时、 适地, 提供适质、 适量的产品是企业生产的主要任务, 这就使得企业在生产时必须紧紧围绕客户需求进行, 在博科资讯看来,企业在开展生产工作时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是生产什么?二是用到什么?三是已有什么?四是还缺什么?何时定货?
因此,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存在以下通用公式:(生产什么→用到什么)- 已有什么=还缺什么。而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在达成客户要求目标(即生产什么) 的生产过程中, 这些主要的问题基本上是互相冲突的, 比如为了缩短交货周期而保有大量库存,结果导致公司的产品库存上升问题,而诸如此类的问题也总是不断困扰着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
实施ERP之前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
般来说,企业的生产管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环节,即生产订单的接收——销售订单转化为生产订单过程中的产销衔接问题;生产过程的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计划、 执行、 控制、 分析、 改善管理问题。
1、产销衔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对于传统的制造企业来说, 生产与销售业务经常发生冲突, 先是在产能与销量之间存在矛盾。例如在段时期内, 市场对某类产品需求量大, 而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 原料供应等问题, 经常出现不能满足销售需求的现象。其次, 在生产与销售间存在的另个主要矛盾是关于产品交货期的问题。传统的制造企业由于生产管理过程中人为因素较多, 加之对于日常生产信息收集不准确、 不及时, 常常出现不能明确答复顾客产品的交货周期, 而这无论对客户还是生产企业本身来说都造成了大的影响。对于客户订货信息、 生产情况等方面的信息查询则经常令企业投入大量人力、 物力而往往效果不佳。
2、生产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由于企业生产现场的活动是很复杂的, 其中可能包含了很多繁琐的流程。因此, 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 诸如作业流程不顺畅、不良品的混入、 设备故障、 安全事故等。具体到企业的生产计划、 执行、 控制、 分析、 改善各实际环节中主要存在以下些问题:
先,企业主要是凭个人的经验安排生产计划, 这样造成计划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可能会有很大的问题。很多的企业较后陷入生产计划执行不下去, 要进行计划调整。
第二,生产计划人员做生产计划或者进行生产管理的依据是技术文件和设计方案。从目前很多企业来讲, 技术文档的管理是比较分散的, 而且这种技术准备缺乏协同性,尤其是工艺和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相对分离,数据的及时性、 共享性很难得到保证。
第三,生产的协调和信息的传递问题。例如从库房管理来讲, 可能随意性很大, 到较终要使用的时候才发现材料短缺, 延误了生产的周期。还有各种生产数据统计不准确, 不及时, 较终造成个很直接的后果, 就是成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实施ERP后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的变化
企业资源计划在经历了物料需求计划 (MRP) 时代和制造资源计划(MRPⅡ) 时代后,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 面向企业所有资源管理的思想开始提出, MRPⅡ进入 ERP 时代。ERP对产品研发与设计、作业控制、生产计划、投入品采购、市场营销、销售、库存(投入品、半成品、成品)、财务和人事等方面进行集成优化管理,并包括相应的模块组成。ERP 系统在解决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问题时从根本上抓住了主生产计划 (MPS) 和物料清单 (BOM),同时集成了库存信息,使得企业的生产管理在计划、执行、控制、分析、改善方面形成了闭环管理。以某汽车行业客户为例,博科资讯做过相关统计,设计款半挂车所需的700 多条用料数据,实施ERP之后,只需3min就能自动生成BOM;从BOM生成生产部门所需的物料需求计划和采购、委外、生产令单,也需7min的时间。项过去需要两天才能完成的工作, 如今用10min就可以完成。不同的企业实施ERP后,在管理及业务流程方面均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有定的差异,但多数制造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的变化大体相近, 主要变化如下: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