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来的使用,管理型财务系统已经为财务软件业界大多数人所接受,除了企业信息化进程发展迅速之外,管理型财务信息系统高屋建瓴的管理特征也是重要原因。简单来说,管理型财务信息系统具备了以下特征:
先,管理型财务软件已经成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管理型财务软件为我们提供的是企业综合、全面的管理信息,如果只依靠财务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企业的生产、销售、采购等部门与管理型财务软件建立紧密的接口,及时、准确地将数据传递给会计系统。从而建立起以管理型财务软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其次,管理型财务软件具备了完善的核算功能。核算是管理的基础,管理型软件只有利用会计数据的核算结果,才能对其进步处理,产生企业所需的管理信息。所以,管理型财务软件必须包含核算型软件的账务处理、工资、成本、销售、固定资产、报表等子系统,它是建立在核算型财务软件基础之上的信息管理系统。
较后,管理型财务软件具备预测和管理的功能。对于管理型财务软件,我们不需要它有完整、全面的事后核算、更需要财务软件能够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的分析、预测以及事中的调整与控制。为了让用户高效、方便地使用软件,必须通过系统集成技术,把综合化的多功能系统组合起来,形成个功能强大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
凭借着以上在管理功能方面的优势,管理型财务信息系统快速发展到现在,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常规化管理决策信息;另方面,要想靠管理型财务信息系统处理更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提供更多非程序化决策的深加工信息,需要对软件结构进行重构,进行全方位升,同时配以相应的制度改革和人才培养,较终推进管理型财务信息系统的高效率应用。所以说,管理型财务信息系统成功应用需注意以下四个关键点:
第,重构软件结构体系,改善软件服务能力。现有管理型财务信息系统以核算型财务信息系统为基础,以核算型财务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为基本处理流程,基于核算型财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数量分析和功能拓展,这种结构体系受到诸多局限,注定管理型财务信息系统存在先天不足。管理型财务信息系统应该是比核算型财务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和处理逻辑更复杂,管理为主、核算为辅的综合性软件。其开发设计应该摒弃核算型财务信息系统的处理逻辑,以管理型财务信息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管理、分析、预测、决策、控制)为主线,整合企业内、外部两方面的数据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软件的数据流程分析和逻辑结构设计,重新考虑软件的主要数据源及其数据结构关系,形成管理型软件全新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这样才能突破核算型财务信息系统的些固有枷锁。以核算为主兼备管理功能和以管理为主兼顾核算是有层次差距的,这也是国内管理软件(包括ERP软件)与国外大型管理软件的差距,必须通过结构体系的重新设计,解决这根本问题。
第二,重视系统二次开发,提高软件专用性。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早期,企业各自为政开发自己的财务信息系统,软件的专用性很强,设计人员储备充分。可随着商品化软件的发展,其软件符合财政部门的基本规范要求,且功能较完善,安全稳定性高,用户界面友好,易于使用和维护。这种状况提高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核算水平,推进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但也加大了企业对商品化财务信息系统的依赖性,削弱了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动力。当商品化软件过度强调其通用性,以满足大众化需求时,却不能满足企业个性化的管理需求,这是商品化软件与个性化需求的必然矛盾。面对这种情况,有条件的集团公司或大型企业,可以与商品化软件公司实现定向开发并定期升,以提高软件的专用性和适用性;没条件定向开发的中小企业,必须重视软件的二次开发,针对自身企业特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模型,专用衡量指标和行业数据,个性化的管理需求和管理理念,只有进行不同程度的二次开发,才能提高软件的专用性,保证软件的使用效率。站在二次开发的角度,较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国内ERP十强软件商之的博科软件,博科软件由顾问和行业专家主导的软件设计方式彻底取代了由软件开发人员主导、业务顾问参与的开发方式。 顾问和行业专家利用博科的Yigo管理软件CAD设计平台,从业务视角出发,进行产品或项目的业务原型设计,自动生成业务应用系统,完全做到软件的二次开发扩展随需应变。
第三,配套企业改革,全方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管理具有科学与艺术双重属性,从科学层面看管理,需要管理者在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上不断新与突破,提高定量分析的精确性。因此,管理型财务信息系统的发展不是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随着管理理论和方法发展而不断改进。如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等处理流程复杂,计算工作量大,实现难度高,但科学性更好的管理方法,管理型财务信息系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克服困难,为企业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要想全方位提高管理水平,企业不能把所有事情都推给管理软件,而是必须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必要时可以进行企业总体的信息化改革,甚至业务流程重组或企业组织变革。
第四,培养优秀人才,提高软件使用效率。管理型财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应用需要懂管理,精通计算机、会计的优秀复合型专门人才,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专业划分过细,强调学历提升,较少关注复合型人才培养。短时期内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矛盾难以破局,需要企业与高校共同努力,联合培养具备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与高校签订定向委托培养协议,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对口性;没条件联合培养的企业,可以提早与优秀高校学生达成就业意向,提前引导学生专业学习方向,拓展学生知识结构,优化人才引进机制。此外,企业不能味追求高学历、高职称,单化人才评价机制;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也不能味强调学生的学历培养,可以通过双学位、双学历或第二专业辅修等形式,培养真正满足企业需求的高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