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局限分析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个横向的集成,通过通讯介质将预先指定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依次联系起来。这种供应链侧重于内部联系,灵活性差,限于点到点的集成。因此,供应链管理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如果供应链条内的某个环节断了,将会造成整个供应链运行瘫痪。所以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横向集成特性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市场表现,具体表现在:
  第,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联系,信息不能共享,造成信息重复、滞后或失真。
  第二,缺乏服务平台和电子交易手段,缺乏市场响应机制。没有统规范的信息服务平台和安全、可靠的电子交易平台,没有建立对用户不确定性需求的跟踪管理系统,不能及时回应顾客需求,顾客满意度下降,企业信息丢失,形象受损,供应链的所有成员不能协调致,信息得不到共享和快速传递。
  第三,供应信息不准,长鞭效应严重。由于客户信息不准,单方毁约情况较多,供应链信息传递扭曲,制造商难以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只好根据预测进行生产和库存,由此增加了库存成本,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重下游轻上游现象严重。由于观念上的偏颇,只重视下游的顾客,而忽视了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以为“供应商有求于我”,致使双方缺乏信任。
  第五,过分强调自供—自产—自销的体化供应链模式。企业表面是是无事不能,但实质上却严重影响了企业核心业务的开发,挫伤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注重了自身的资源利用,关注物流,却忽视了资本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缺乏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关系,产、供、销各自为政,造成产品库存积压、资金浪费和企业间的目标冲突。
  第六强调竞争而忽略合作。供应链各结点之间的关系被视为交易伙伴而不是合作伙伴,致使双频繁地讨价还价、施欠货款、缺乏诚信,导致竞争大于合作;而不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则更为激烈,价格之战、亏损经营,其结果常常导致两败俱伤。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