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向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的管理信息化。从上世界90年代企业开始接触管理信息化开始到现在,信息化管理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当下正处于互联网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发展日千里,在这个新的时代,企业管理信息化之路究竟通往何方?据相关管理信息化专家指出:未来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将从传统的单机应用、单元应用、集成应用向整合应用转变。
专家认为,较早期的单机应用是为了满足管理信息化中较基本的个人的要求。通过为个人提供管理信息化工具来提高个人工作的操作效率,包括收发邮件、打印管理、Project、沟通管理、日志管理、个人报表以及计划管理等等。而这个阶段对企业战略管理来说,相对原始。
单元应用则是为了满足管理信息化中初的部门的要求,通过为每个部门提供业务管理工具来更好的实现业务部门的工作目的和工作要求,包括ERP、OA、CRM、PM、HR、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以及内控管理等等。单元应用也只是企业战略管理进程中的步。
集成应用是个技术概念,是为了满足管理信息化中的较高要求而提出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系统之间因立建设而产生的信息孤岛问题,这是个以技术手段为着眼点的信息化建设要求,解决的问题是把各个孤立的系统通过平台化的技术手段连成体,形成个更大的整体系统,集成应用包括门户系统、总线系统等等。我国目前企业管理大多处于集成应用状态,但尚存在较多问题。
而整合应用更多的是个管理概念,是为了满足企业管理信息化更高的要求而提出的。在集成应用系统中,即使实现了系统之间的技术集成,但是还没有实现业务之间的有机整合,包括自上而下的纵向整合以及部门之间的横向整合。实现整合应用就要基于企业整体的业务模式构建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战略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计划管理、预算管理以及全面绩效管理是整合应用的着眼点。有专家认为:未来5—10年,战略整合应用将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大势。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思想从传统观念上的基于提高业务操作效率向基于“战略”“目标”“内控”“绩效”“决策”转变,目的是注重效益,提升企业的战略执行力。
企业战略通过战略体系的描述得以建立,变得可被管理,但尚不能得到强化和执行。战略的落实和执行需要通过流程驱动业务协同,架构驱动人员协同的管理信息化形式才能得以较终的有效执行。只有当业务部门的业务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指标、决策相结合时,业务系统的协同作用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来,相反,如果业务系统是为了解决自身的效率问题而偏离或者忽视的与企业战略相结合,这种被孤立的系统作用将会变得有限。
同时,只有当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通过架构驱动的形式形成体化运作,人员管理与业务管理、绩效管理相结合时,人员的作用和价值才能够真正的通过系统体现出来。反之,孤立的业务系统、孤立的人员管理、孤立的绩效管理不能发挥出人的价值和作用。
管理信息化观念从“人”“财”“物”“数据”等简单的有形客体向“制度”“流程”“组织”“计划”“预算”“风险”“内控”等复杂的无形客体转变。当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思想从关注具体业务转向关注整体战略时,战略的落实和保障就必须纳入管理信息化的范围之中,企业的制度、流程、组织、计划、预算、风险、内控是企业战略与业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管理信息化这些无形的客体就可以显化,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形之手。
事实上,关注战略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先,战略信息化建设符合层设计的先进理念,企业经营始于战略制订,只有关注战略,才能选择更精准的落实工具和方法。其次,关注战略以及支撑战略的业务,才能让IT主管部门融入企业、理解业务,从而更好地为业务服务,获得业务部门的理解和配合。较后,由战略入手,能更好地掌握当前应用整合的发展趋势。
然而,战略管理信息化仍面临众多挑战。从关注操作应用转为关注经营发展和战略规划,需要有很深的经营和管理理论做支撑,并非是般的技术人员能够解决的。加之从数据为转为管理体系的构架,无论是技术实现还是业务展示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研发的技术储备是否充分将会影响到较终的应用效果。所以,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也要适时调整思路,要深刻了解战略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不是简单的工具选择,而是管理模式的真正融合。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并逐步融入到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战略竞争将成为永恒的主题。在这个大环境背景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必然会聚焦在战略管理信息化的方向来。而聚焦战略、由战略入手,才能更好的掌握当前企业战略整合应用的发展趋势。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