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教学中审计软件的选择与应用

    通用审计软件的类别
    审计软件是为了采集和处理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而设计的计算机审计程序,包括从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库中采集电子数据,按审计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加工,以及按审计人员的需求输出审计信息。审计软件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有效提高审计效率、提升审计覆盖率、加强审计立性。审计软件按其适用范围可划分为通用审计软件和专用审计软件。通用审计软件(GeneralizedAuditSoftware,GAS)是指按经济业务的共性而设计的,与大多数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兼容,具有强大审计功能的计算机程序。它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能够将被审计单位多种数据格式进行转换、查询、汇总、复核、分类等处理,相对容易使用,因此是审计人员使用较为广泛的审计软件。专用审计软件是专门为某特定的审计任务而设计和开发的专用软件。其适用范围较窄并且需专门的审计软件开发专家进行开发,使用成本较高,应用较少。
    通用审计软件应用
    业界著名杂志《内部审计师(InternalAuditor)》曾发布IIA对全球138个组织关于审计软件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就全球范围来看,审计管理软件在数据提取、数据采集、舞弊侦测、持续监控等域有广泛应用,其中,数据分析软件仍是使用较广泛的工具,约3/4的受调查者使用ACL、IDEA等审计软件。国外常见的通用审计软件还有Galileo、AutoAuditforWindows、TeamMate、Compass、QPL等。总的来说,国外审计软件的专业化程度高,集成性、可扩展性好,能从单个用户和部门团队扩展到企业解决方案,在关注基于数据的审计分析和业务保障分析的同时,关注风险及控制,提供及时、持续的监控和保障。目前我国的信息化进程进展顺利,已基本完成了数据大集中,为集中管理和科学运营奠定了基础,我国也开发和应用了批审计软件,例如:博科审计之星、中普审计、通审2000等。这些软件在我国审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审计软件的选择原则
    由于授课课时、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出于效益效率的考虑,审计实验教学中不可能、也无必要面面俱到地应用多个审计软件,而是往往选择个审计软件或者以个审计软件为主而另个审计软件为辅,所以,般应选择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较强的通用性的审计软件,从而使学生“通百通”,将来能够迅速使用其他审计软件。与专用审计软件相比,通用审计软件的应用较广、成本较低,因此,计算机辅助审计实验教学中选择通用审计软件便是自然而然的。
    当然,同为通用审计软件,不同软件的通用性仍有定差异,相关影响和评价因素包括:数据类型的兼容性,数据采集方式的多样性,数据分析模型的可扩展性,数据处理吞吐量及市场占有率等。
   博科资讯早在2005年就推出了审计之星教育版, 2007 年又采用新会计准则和新审计准则,对审计之星教育版进行了功能性升,使之更贴近教学要求,帮助师生在审计教、学过程中掌握在当今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如何利用审计软件发现问题、查找问题的技能。系统提供了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案例和大量的教学题库,形成套完整的计算机审计教学系统,实 现了教、学、考相结合的审计信息化教学模式。
    2008年,新推出的审计之星教学软件 V6.0 版本在第二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教学研讨会上亮相,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与会专家、教授的致好评。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