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精益化的实践途径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精益化建设的主导思想是引入精益理念,较大限度消除和减少无价值管理活动,实现战略目标落地,、优化集团资源配置、降本增效、规避管理风险、提高决策效率和质量,实现持续的全面预算组织管理。有业内相关专家分析其实践路径大致如下:
    1、“层设计”延伸全次,实现纵向管控精细化
    层设计过程是融合集团管理经验、咨询成果、新管理要求与信息化落地的关键节点;是贯彻预算管理制度和经营目标有效地落实、规范预算编制工作、持续优化预算管理的保证。集团总部依托信息管理系统,搭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平台,在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和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上,统明确的集团自总部延伸到基层单位,各次预算管理工作规范和流程,层统设计集团标准预算体系框架,推动集团资源较优配置。 
    集团预算管理系统需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以业务为出发点,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主线,定义业务控制标准、预算管理流程标准、数据质量标准等,建立从业务计划到业务预算,较终形成财务预算的全过程预算体系,如预算科目体系、业务关联控制标准、数据信息质量标准、标准成本等;预算体系由集团总部统制定下发,所属二公司及基层单位在设计本单位预算体系过程中,进行引用和参考。
    集团预算管理系统的预算编制数据,可按照预算组织树状架构自动分汇总、汇到,生成预算科目数据,上责任中心可预先开展预算平衡,提高区域公司、集团预算编制的时效;系统支持跨单位、跨层流程的审批和回退,强化下单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满足归口管理需要,实现基层至集团分管控。这样以来,总部成为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服务中心,推动集团资源较优配置,实现企业集团预算管理纵向管控精细化。
    2、“灵活配置”覆盖全业务,实现横向管控精细化
    集团预算管理系统的预算模型可自定义预算业务类型,自定义预算输入载体,如预算科目下使用辅助项目等,自定义预算内容,如财务预算,产、供、销、基建投资、技术研发、职工薪酬等各类业务预算,涵盖企业集团人、财、物管理的各个方面。集团预算管理系统的标准成本体系,是跨行业多套体系,由成本标准(定额)、动因参数、调整系数构成。成本标准(定额)和调整系数和相关参数在标准成本库中存储,统维护,灵活实用。预算标准成本功能实现了统成本标准、推行标准成本管理的财务集约化管理要求,通过定额项目、定额标准、动因基数、定额系数设置以及定额项目测算,有效解决成本预算的编制依据和标准问题,有效解决集团跨行业标准成本应用,增强集团预算安排的标准化水平,覆盖集团各类经营业务。
    在此基础上,设计财务业务信息融合方案等,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考核战略实施情况,支撑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实物及人力资源,进行分配、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控制开支、预测企业现金流量和利润,“灵活配置”覆盖全业务,以适应集团管控模式优化,实现横向管控精细化,充分体现“全面预算”的核心管理思想,有力助推全面预算管理精益化。
    3、“联动效应”贯穿全过程,实现管理闭环精细化
    集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需支持集团建立“中长期滚动规划-年度预算”有机结合的规划和预算体系,以战略目标作为预算编制和控制的宏观指导依据,以年度预算落实发展战略,制定、审定、下发年度预算总控目标和编制规则后,启动预算编制工作,进行预算发布、分解、控制、分析和考核,并结合预算执行情况滚动修正规划目标,实现战略目标、经营计划和全面预算各环节相互衔接,“联动效应”贯穿全过程,实现管理闭环精细化,运行发挥预算管理的战略引和价值导向作用。
    总之,集团预算管理系统可在建立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链条即时监控模型基础上,实现对企业经营成果的事前预测与实时监控,实现集团各单位之间纵向、各业务之间横向、各环节全过程三个维度的精益化管理,实现了预算目标与集团战略目标的即时联动、预算组织横向与纵向的即时联动、预算管理过程各环节及其内部之间的即时联动、年度预算与全年各项财务收支全局性的联动,综合提高年度预算的执行能力,有效监控集团战略的实施进度,实现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精益化管理。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