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大潮中,面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传统软件的发展遇到了大挑战。虽然不少业内人士有心改变当前国产企业管理软件的困局,但结果却都收效甚微。对此,博科Yigo认为,传统软件开发模式不适应互联网时代是其中个重要原因,因为传统软件开发模式存在两大问题亟待解决。不能突破这两个问题,传统软件很难在互联网时代获得立足之地。
第:计划赶不上变化,客户需求难满足
传统软件开发模式存在的第大问题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在十年前的软件道路上是COTS(商用现货),传统软件厂商提供了软件的所有功能后,“顾问式”地指导企业去使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软件开发模式下开发出来的产品越来越达不到客户的期望。下个十年,依靠技术支持和推动的商业模式将从规模上超越传统商业,IT部门会成为企业的参谋部,利用技术平台帮助企业变革商业模式、进行流程和资源重组,企业互联网化不给IT带来万亿的市场空间,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企业对IT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IT不是支撑和优化,还是引企业变革的主要驱动力 。
回望过去,传统软件产品研发模式几乎都是从大规模客户问卷调研开始,然后根据调研结果进行产品设计,并投入研发。当产品已经建造完毕才进行原型客户测试,经过微调较后推向市场。这样的个完整流程下来,不周期长,耗时耗力,而且往往产品无法达到客户预期。传统软件产品开发人员认为客户不了解软件系统设计及实现的些基本知识,客户不可能理解为什么无法将他们想要的功能全部囊括。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传统软件产品的开发基本上是以软件产品发版时间、成本等因素为主来左右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因此,很多较难实现、但对于客户比较重要、或者能给客户带来巨大便利与价值的功能往往不给予开发,也可以说无力开发。
其实,传统软件厂商已经意识到了这点,也正在摸索着新的出路。但号称北用友、南金蝶的传统软件厂商的表现却让人失望。以用友为例,随着用友优普公司的成立,以及“用友软件”更名为“用友网络科技”,意味着昔日国内较强的管理软件厂商的业务重心正在慢慢向管理软件界外偏离。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管理软件厂商都名为转型实为逃避,例如和用友同时期成立的老软件厂商博科资讯就直坚守着管理软件这块较后的阵地,并取得了让行业瞩目的成就。
与传统的产品研发相比,博科Yigo无代码开发技术可谓是研发模式基于企业互联网化的颠覆式新,是场以客户为核心的变革。从业务应用层面来看,需求被摆到了的高度。技术人员与客户业务之间的信息壁垒被彻底打破,由行业专家及高管理顾问主导的软件设计方式彻底取代了传统由软件开发人员主导、业务顾问参与的开发方式,行业专家可以从业务视角出发,进行产品或项目的业务原型设计建模,然后自动生成业务应用系统。
第二:开发周期长 产品交付难
开发周期太长是传统软件产品开发存在的第二大问题。在软件公司,个产品的开发不延期是特例,次延期二次延期三次延期甚至更多次延期是正常。在传统软件开发人员的眼里,软件产品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牵发而动全身,其计划难于制定,变化往往超过计划,因此延期不可避免。因此,个大型软件产品的开发,往往要几百上千人开发两三年。
在传统软件开发模式中,个软件产品花费好几年开发出来,是正常的,甚至是令人骄傲、自豪的。因为这似乎反映出这个软件产品的不简单、高价值。但众多研究表明,软件开发周期长,也是客户与软件开发商之间较大的矛盾来源。很多客户因为受不了项目的再延期而与软件开发商引发冲突,也有很多客户因为项目的长时间而引发需求的不断变更、较终导致项目需求无法确定而使软件开发无法正常进行。事实上,很多客户并非自己真想改变需求,而是由于项目周期长、客户本身的业务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需求不改变,则研发出来的项目根本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
“快”字是互联网时代的个显著特征。如果个产品不能快速推出,快速实施,快速应用。那么就注定会被互联网所淘汰。因此,很多国内软件企业都加快了步伐来适应时代的“快节奏”。打造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重塑企业“精准营销”与“敏捷交付”的核心竞争力,快速获取用户需求,快速交付产品与服务。具体到博科Yigo技术,如果是对于个简单的业务模型,用Yigo软件“3D打印”的模式,效率可以提升几十倍;而如果对于个组织结构复杂、业务关系繁琐的大型系统,Yigo开发效率更是提升几百倍甚至上千倍;Yigo的出现,彻底结束了传统“软件比硬件还硬”的尴尬,实现了互联网时代管理软件“随需即变”的目标。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