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以来,企业信息化大多是从管理造效益的角度出现在企业、企业家面前,而从多数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初衷和上信息化以后取得的经验来看,信息化系统依然处于企业战略管理的从属位置,财务信息化管理依然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而前期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也是为企业财务管理服务的,但真正能够为企业战略服务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远远没有发挥作用。这就从信息化建设的另个层面产生了个疑问,那就是,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到底如何实现为企业战略服务?面对企业管理环境的变化,信息化全面预算体系将如何适应企业战略的调整?因此,战略导向型的全面预算体系必将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博科集团财务管理专家认为,战略导向型全面预算为了突出对战略的支撑作用,其内容应当由经营预算、战略预算和财务预算构成。
先经营预算,也可以称作作业预算、运营预算。经营预算包括了对产品和服务销售所得的预期年收入和在有效率的运营中为客户传送和运输这些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预期费用的预测。它不确定了为维持现有生产和客户的正常成本,同时也确定了在下期中用于推出新产品和吸引新客户的费用。与传统全面预算中的经营预算不同的是,在这里,经营预算很多信息依据平衡记分卡,如利润目标、预计销售量以及其他许多业务(作业)资讯;另外经营预算中的许多开支应采用作业基础预算法确定,其步骤包括:、估计下期的生产和销售数量;二、预测对业务(作业)活动的需求;三、计算需求的资源;四、决定实际的资源供给。
第二战略预算。战略管理是要实现绩效的突破性提高,因此,绩效目标与正常可达到的水平之间往往存在个较大的缺口,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就要“填平”这个缺口。为此,企业要从各个方面将这个缺口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并制定战略行动计划(或称战略启动计划、战略行动方案、措施),以促进具体目标的实现,较终填平缺口。例如,3 年内企业要实现增加利润1000万元的战略目标,个重要方面可能企业要求新产品的利的比例要增加30%,为此,研发部门要采取加快新产品研发的计划。战略预算就是针对战略行动计划而编制的确保战略行动开展所需资源的预算。战略性预算传统全面预算中的资本支出预算有两个主要不同,是战略预算直接支持战略的执行,而资本支出预算则没有明确的战略导向;二是战略预算在内容上更广泛,包括造新的经营模式、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发展新能力等面向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行动方案所需的资源,而资本支出预算主要是指用于维持或扩大生产能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长期投资项目支出的预算。战略预算依据平衡记分卡确定的战略行动方案以作业为基础编制。
第三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根据战略预算与经营预算有关数据编制,与传统全面预算下的财务预算内容相同。
全面预算要以战略为导向、为战略管理服务这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客观要求。自平衡记分卡的诞生至今,平衡记分卡作为革命性的绩效评价系统和战略管理系统已在《财富》500强的半数以上的企业中得到应用。比平衡记分卡的产生更早期的管理者们为了改进成本的准确性,开始重视以“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为理论基础的作业基础成本计算,从而提高了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后来在作业基础成本计算的基础上进步发展了作业基础管理。而预算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在作业成为管理基础的情况下,预算以作业为基础也就是自然的事情。并且作业基础预算应用也不断拓展,它不适用于经营性成本费用的预算编制,也适用于资本预算的编制。
因此,博科软件认为战略导向型全面预算不必要而且可行,随着企业战略管理及信息化应用的逐渐深入,相信信息化战略导向全面预算必将成为企业全面预算发展的大趋势。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