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项目本身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环节多,实施周期长,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力量及人员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商贸流通和服务业没有生产制造,信息化的范围主要是财务和进销存管理。而制造型企业要比流通和服务业复杂得多,它的工艺管理、计划和生产控制等有定门槛和学习难度。在当今ERP普及化的时代,应用ERP的企业很多,但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却并不乐观,生产制造方面应用成功的企业更是相对有限。那么,制造业信息化为何难实施、更难成功呢?在博科资讯看来,很多制造业的ERP系统实施成效不佳,主要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第,ERP软件本身不成熟
现代企业车间动态变化且复杂,面对可视化排程、紧急插单、车间实时跟踪和精细化管控等需求,市面上很多的ERP软件表现往往力不从心,标准化功能有余行业化应用不足,导致ERP的应用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很多时候,企业想用ERP管理,但考察下来发现真正能够像博科软件这样满足企业复杂的生产需求的ERP产品很少,因此不得不选择暂停或放弃。究其原因,生产制造模式多样、需求繁复,需要进行大量的行业化研究开发,这势必要求ERP厂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而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博科ERP认为,在以客户为核心的新的信息化形势下,需求被摆到了的高度。因此,只有像博科Yigo这样彻底打破技术人员与客户业务之间的信息壁垒做出来的ERP产品,才能真正满足生产制造企业复杂多变的管理需求。
第二,生产制造行业属性复杂特殊,管理难度大
制造型企业物料品种多,产品结构复杂,随着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计划、采购和生产模式也都随之不断变化,需要考虑的因素多,不可控的因素更多。因此,ERP在制造业的资金投入大、实施难度高,效果还不定明显。相比流通和服务业,通常是短平快、易实施、好交付的项目,制造业的ERP实施成功着实不易。
第三,ERP对基础管理要求高
ERP成功运行需要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如准确的BOM和库存数据,工时定额数据,工艺路线数据,加工质量以及机台数据的采集,这些都来自于良好的现场管理秩序和扎实的基础管理,也是ERP对制造型企业的基本要求。而习惯粗放式管理的中小型制造企业,整顿和规范管理并非日之功。
第四,员工素质难支撑
不少工厂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员工文化素质有限,对ERP往往持排斥心态。员工素质跟不上,信息化意识淡漠,人员流动性强,是很多工厂实施ERP遇到的现实问题。
第五,企业预算有限投入不足
中国大部分的制造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或者加工组装零部件为大厂做配套,或者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为品商做代工,利润低、效益差。这几年原材料及人工成本增长过快,企业经营更加艰难,更没有心思投钱去搞信息化。不敢投入或投入不足,直接导致ERP难实施,更难成功。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