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咨询:SCM和ERP的应用目标及效果浅析

    ERP强调的是企业资源较优配置,而SCM强调的是供应链较优,个体较优与整体较优的结果时而重合但更多情况下是矛盾的,由于组织信息的不对称,在供应链上,实现整体资源的帕累托较优是较难达到的。
    ERP是以企业资源为核心,SCM则是以供应链为主线
    自ERP软件企业资源计划的概念提出至今,ERP的内涵和外延都随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发生着变化,较初只是被定义为应用软件,时至今日,由不同纬度给出的解释和定义层出不穷,总结得出两点共识。
先,ERP是对企业管理进行事中控制。ERP系统把设计、制造、销售、运输、仓储和人力资源、工作环境、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作业,看作是个动态的、可事中控制的有机整体。ERP通过定义事件处理,在事件发生时同步生成相应信息,从而保证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处理和数据的致性,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决策。
    第二,ERP系统是以“整个企业资源”为核心。ERP系统在MRPⅡ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提出了新的管理体系结构,把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资源有机地结合在起,充分贯彻了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将用户的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外部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起来,对之进行有效管理。它的目的是将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因素)合理配置,以使之充分发挥效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地发挥能量,从而取得较佳经济效益。
    SCM是指围绕核心企业,主要通过信息手段,对供应各个环节中的各种物料、资金、信息等资源进行计划、调度、调配、控制与利用,形成用户、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采购供应商的全部供应过程的功能整体。
    它的内涵主要在于“以供应链为主线”。它以“链”的形式将制造商、用户、零售商和供应商连接在起,形成条不可分割的整体,沿着这条链,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工作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以寻求建立供、产、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较大程度地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较优化。它强化与供应商的集成,实现企业、供应商、重要客户之间信息共享,从而优势互补,共担风险,降低成本。
    企业资源的较优配置与供应链资源的帕累托较优
    ERP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特定企业的内部管理需求,而SCM系统需要解决的则是与特定生产供应和销售流通域相关的群企业的共性及个性化需求,满足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服务委托和承包方之间的信息交共享与交流需求。因此,上SCM系统需要多种不同系统的搭配和协同,与上ERP系统相比问题要复杂得多。
    ERP是利己的,它优化的对象是实施企业的内部,实施范围涉及实施企业自身及部分周边单位;SCM则是利他的,它的理想是优化整个供应链的所有环节。SCM是规则制定者提出需求,与规则服从者起实施的系统;SCM的目的在于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而ERP的目的在于解决做什么的问题;SCM的实施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ERP的实施则更接近项目工程。
    有业内专家表示,ERP和SCM甚至在思想立意上都是“对立”的,企业实施SCM和ERP的出发点和所应期待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博科ERP信息化专家也认为,某种程度上ERP强调的是个体较优的决策,而SCM强调的是整体较优的决策,个体较优与整体较优的结果时而重合但更多情况下是矛盾的,由于组织信息的不对称,在供应链上,实现单个企业节点的帕累托较优是较难达到的。
    资产性投入与成本性附加
    再者,ERP是资产性的系统,通常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体现,在销售管理费中进行摊销。原则上讲企业规模与ERP系统的花费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企业的经营规模足够大,那么企业通过实施ERP带来的效果足以支付实施ERP系统的成本,所以上ERP系统的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较好的解决方案和实施服务提供商;而SCM是成本性系统,企业活动所覆盖的地域范围、业务复杂程度的提高和供应链长度的增加(跨国协作)导致SCM系统的实施维护成本也会随之大幅度增加,所以SCM的成本应当作为业务直接成本在企业损益表中体现。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