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报》“异型”思维做软件:找到赚钱利器

来源:《重庆商报》


    三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博科资讯软件公司的老板沈国康,拿着研发的“3D打印”软件(指“零代码”技术的Yigo平台)走进企业时,受到的是质疑和嘲笑。时至今日,该公司靠这项技术获得了数亿元的收益,曾经的质疑和嘲笑都变成了惊叹。而其使用的“零代码”技术开发思路,赢得了更多市场。
  与需求契合
  软件也能简单

  为家大型企业量身定做管理软件,不再需要费力地编制代码,也无需在设计研发环节上耗费大量时间,企业只需向软件设计方提供员工数量、仓库设置等参数,管理软件需要哪些功能,之后根据企业提供的诉求,只需要短短两天时间,就能做出软件雏形。将复杂的专业定制变得简单易操作,这看似天方夜谭,却是博科董事长沈国康正在做的事情。
  据悉,博科此前曾向外界透露,其正在研发款管理软件“3D打印”产品Yigo,这是风投看好博科的理由。该产品让管理软件渗透到电商行业,将对电商网站、后台管理以及两者的无缝链接有积影响,且成本低。博科资讯原来是做传统ERP和物流供应链软件的,现在希望可以借电商和软件“3D打印”的概念进军新域。
  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真正对软件行业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将是软件生产的革命,即软件开发模式的革命。与软件定制开发模式相比,博科的3D打印更具有革命性,而这也正是博科受到资本青睐的原因。
  “软件定要傻瓜化,要让不懂业务的人轻易明白。”该软件公司负责人说,早在20年前他就曾这样提出,在历经市场摸索后,发现中国有不少企业业务流程都较为复杂,通常需要软件工具帮助企业管理。尽管企业都会采用定制的管理软件,但由于其经营的过程中经常会遭遇种种变化,这样的软件不花费高昂,较重要的是因为软件代码都采用人工编写,在企业经营、企业战略等日新月异的更改当中,定制软件很难灵活地跟得上变化。
    与传统作别
  打开市场大门

  投资人眼中,电商、移动互联网、O2O等已经是投资红海,好项目难得见,出现便是众多投资商竞相争斗的局面,而企业的信息服务特别是真正新的技术企业是有待开发的金矿。沈国康认为,软件生产方式已经出现了两次变革,第阶段的生产方式是个人生产/作坊式生产时代,比如比尔•盖茨较早就是个人软件生产者,微软DOS产品可视为作坊式生产。第二阶段可以概括为“软件工厂”,典型的是印度模式,动辄数万软件工程师,为微软、IBM以及美国的金融、航空、物流、电信等行业写代码。
  “我们公司研发的‘零代码’软件,将颠覆‘码农’的生产模式。”沈国康介绍说,其对于软件生产方式的新意义,就像触控技术之于智能手机。2006年,博科获得1.6亿元投资,开始“零代码生产”的道路。将所有收入投入Yigo平台,过苦日子。迄今为止,粗略估计投向Yigo平台的研发费用达3亿元。
  沈国康介绍,“零代码”软件在较大程度上节省并减少了实施成本和服务成本,又提升了功能型,所以比同规格的软件,“零代码”技术软件价格更低。如该公司款3D打印软件只需50万元,而德国公司则需要几百万元。基于此,博科直是在做“灯塔型客户”,客户对象主要面向每个省市前100名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大多来自于B2B行业。
  与趋势同行
  生成赚钱利器

  沈国康认为,其“零代码”技术Yigo解决了管理信息化的个性化,也解决了电子商务的随需即变,让企业内部的管理,外部的电子商务彻底脱离两张皮现象,脱离代码,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企业不再被软件厂商卡住脖子。
  “软件的流程也不外乎如此,客户先将自己的管理需求和逻辑录入至电脑,然后平台会自动生成图形化的蓝模文件,客户修改和确认后,再自动根据蓝模文件生成管理软件。该管理软件完全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代码。全程完全无需专业程序员介入,客户自己就可以完成。”该软件公司负责人说,归根结底,就是上传需求、建模、生成软件。这样的商业模式除了运用到软件域中,其简易操作性还可复制到其他行业中。以在重庆从事游戏开发的陈昊为例,他正在从事的,就是基于跨平台云应用以及游戏开发。经过年多时间,陈昊的团队已能做到不懂编程的人照样可以通过指令,做出适合各种平台的应用和游戏。
  “你可以通过指令进行设计,如你想做成3D的效果,如主角想设计成自己的样子,如你想设置特别的游戏环节,这些都可以借助平台轻松实现。”陈昊告诉记者。
  基于在企业管理软件方面的探索,目前博科软件公司已开始着手将3D软件打印技术推广到电子商务域。
  商机诊脉
  定制时代

  切忌把切交给消费者
  “从商业的发展规律来讲,定制化是任何个产业发展的终方向,任何个产业发展到定程度必须要定制化,而3D打印原理就是定制化思路的种集中体现。”重庆工商大学MBA教授姜维昨日接受记者采访说,从这点上来看,3D打印软件的出现是大势所趋,这种发展方向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他看来,以3D打印软件为代表的这种定制化商业模式。
  “因为定制化的产品或服务,表面上看起来把选择权都交到消费者手里,但真正决定产品或服务水平的核心要素是在提供者手中,就企业管理软件为例,你如果完全把主动权放到消费者手中,而不提供足够的选择和参考,消费者未必能真正意义上的体会到软件带来的好处。”他还介绍说,尤其是针对企业客户,他们在定制产品或服务时,更加偏向于理性定制,他们会考虑定制产品可能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的直接利益和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切忌把切交给消费者,而要通过更多的选择来启发他们发现定制的妙用,定制其实提供的只是种交流方式而已。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