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管理软件:ERP在中国的四个发展阶段

  我国MRP-II/ERP的应用和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启动期、成长期、成熟期、替换期。

  第阶段:启动期。这阶段几乎贯穿了整个80年代,其主要特点是立足于MRP-II的引进、实施以及部分应用阶段,其应用范围局限在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内(多为机床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由于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应用的效果有限,被人们称为“三个三分之论”阶段。

  第二阶段:成长期。这阶段大致是从1990年到1996年,其主要特征是MRP-II/ERP软件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实践上否定了以往的观念,被人们称为“三分之休矣”的阶段。

  在这期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1.企业在选择和应用MRP-II时缺少整体的规划,往往是“只观点,不观全局”;2.应用范围的广度不够,局限在制造业内;3.管理的范围和功能只局限于企业的内部;4.部分企业在上马该项目时未对软件的功能和供应商的售后技术支持作详细和全面的考察,所选择的ERP管理软件系统并不适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或是无法对企业业务进行全面管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修改程序和二次开发,造成实施过程难、周期长、效果欠佳等缺陷;或是根本无法使用,束之高阁或不得不重新购买其他软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第三阶段:成熟期。该时期是从1997年开始到目前的整个时期,其主要特点是ERP系统的引入并成为主角,应用范围也从制造业扩展到第二、第三产业,应用效果显著提高,因而进入了成熟阶段。
    第四阶段:替换期。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回归以及国产化软件的迅速发展,以ERP系统为代表的国产应用管理软件系统已经成熟。从技术上,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已经不存在差距,在新技术的某些域国产厂商已经走在国外同行的前面。在系统架构上,国内厂商对本土市场更加专注,具有后发优势,更适合大型企业的定制业务开发。在新技术带来的新应用上,国产品的设计更加贴近大型企业的实际需求,落地速度快。因此,国产化替代已经从设备硬件、IT服务、应用软件深入到基础软件域,软件替代产品逐步转向核心,国产软件的大时代即将到来。


关键标签:
ERP,ERP软件,ERP系统,ERP系统软件,ERP管理系统,ERP管理软件,电商ERP,电商ERP系统,电子商务ERP系统,WMS仓库管理软件,wms仓储管理系统,MES生产管理软件,ERP生产管理系统,ERP企业管理软件,ERP系统二次开发,ERP软件开发,ERP软件实施,ERP解决方案,集团财务软件,集团财务管控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物流软件,TMS运输管理系统,物流供应链软件,电商管理平台,scm供应链系统,scm系统,SCM软件,SCM


免责声明:
本文主要基于学习ERP知识、研究ERP应用及普及传播企业信息化管理为目的,部分观点来源于互联网。故此声明:凡本文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资料版权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若本文所选内容的版权所有人认为其作品不宜在此传播浏览的,请及时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站将即行给予删除。联系QQ:1226585416,电话:021-60190179

 

Copyright © Bokesoft 1991-2020 沪ICP备05008428号